亚沃日诺
亚沃日诺 Jaworzno | |
---|---|
县级市 | |
![]() 市集廣場 | |
格言:Jaworzno – źródło energii | |
坐标:50°12′00″N 19°16′30″E / 50.2°N 19.275°E | |
国家 | ![]() |
省 | 西里西亚省 |
建立 | 1229年 |
成立 | 1901年 |
政府 | |
• 市长 | 帕维乌·西尔伯特 |
面积[1] | |
• 总计 | 152.42 平方公里(58.85 平方英里) |
人口(2024年)[1] | |
• 總計 | 86,812人 |
• 密度 | 632人/平方公里(1,640人/平方英里) |
时区 | 欧洲中部时间(UTC+1) |
• 夏时制 |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(UTC+2) |
邮政编码 | 43-600 至 43-618 |
電話區號 | +48 32 |
車輛號牌 | SJ |
網站 | um |
亚沃日诺(波蘭語:Jaworzno)是波兰南部的一座城市,位于普热姆沙河和比亚瓦普热姆沙河两岸,自1999年起成为西里西亚省的一部分。亚沃日诺是数条主要道路和铁路的交汇处。
历史
[编辑]亞沃日諾歷史上位於小波蘭地區,考古發掘證實,早在石器時代早期就已有人類居住。格羅濟斯科山丘表面的城牆輪廓也顯示中世紀早期曾有人類定居。幾個世紀以來,亞沃日諾一直是克拉科夫地區赫扎努夫附近的一個小聚落,屬於倫濟內教區。關於亞沃日諾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1229年。13世紀,亞沃日諾被劃入赫扎努夫城堡區,並於1335年建立了一個教區,以聖道博命名。最初,這些地區屬於克拉科夫的主教,是斯瓦夫科夫拱頂石的一部分。直到1273年,亞沃日諾地區一直屬於奧波萊公國。亞沃日諾最初開採方鉛礦中的銀和鉛,後來開採鋅和鐵礦石。1767年,波蘭第一座硬煤礦在亞沃日諾落成,該市至今仍在開採這種原料。
第三次瓜分波蘭後,亞沃日諾被劃入奧地利帝國版圖。1809年至1815年,亞沃日諾屬於華沙公國;1815年至1846年,亞沃日諾成為當時規模較小、正式獨立的克拉科夫自由市領土的盡頭。1846年至1918年,亞沃日諾屬於奧地利版圖內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。瓜分時期,普熱姆沙河、黑普熱姆沙河和比亞瓦普熱姆沙河的交匯處,被稱為“三皇角”,標誌著奧匈帝國、俄羅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的邊界。19世紀,工業發展推動了該市的發展,1847年穿過現城區什恰科瓦的克拉科夫-上西里西亞鐵路的修建,進一步增強了這些地區的發展,同時也使什恰科瓦成為至今重要的鐵路樞紐,在與華沙-維也納鐵路連接後,也成為奧地利、俄羅斯和普魯士之間重要的貨物轉運樞紐。早在1898年,亞沃日諾就建了第一座發電廠,煤炭開採量佔整個加利西亞開採量的84%。此外,還建立了鋅白廠、氨水廠(後來更名為「Szczakowa」窗玻璃廠)、製革廠,以及1916年建成的「Azot」氮肥廠。 1901年9月21日,弗朗茨·約瑟夫一世皇帝簽署了利沃夫瑟姆法案,授予亞沃日諾城市權。
友好城市
[编辑]參考文獻
[编辑]- ^ 1.0 1.1 Powierzchnia i ludność w przekroju terytorialnym w 2024 roku, Główny Urząd Statystyczny, 2024-07-22,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-12-04) (波兰语)